首页 大会议程 分论坛十四

分论坛十四:地理信息新技术加速智能化发展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27日 来源:中国测绘学会


分论坛:地理信息新技术加速智能化发展

承办单位:中国测绘学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

主持人: 孙群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时间: 10月19日下午 14:00-17:30

地点: 青岛世界博览城国际会议中心 206会议室



主持人孙群

姓名:孙群

单位: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职务/职称:主任委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讲人:陈军

个人简介:陈军,自然资源部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主任、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主席、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届测绘学科评议组共同召集人。目前担任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技术体系”总体技术组组长。

长期从事国家基础地理信息建模、更新与服务的工程科技研究,曾获国家杰青和5项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资助,创建了GIS动态空间关系模型,构建了全国1:5万基础地理信息更新技术体系,研制了全球30米地表覆盖数据产品GlobeLand30, 作为第一完成人获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还获得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亚洲地理空间信息终生成就奖、世界地理信息技术创新奖。

报告名称:对智能化测绘有关问题的初步认识

报告摘要:从数字化测绘走向智能化测绘是测绘行业科技转型升级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报告首先从技术上分析了智能化测绘与数字化测绘的本质区别;继而讨论了其三大基本问题,即测绘自然智能的解析与建模、混合智能计算的构建与实现及赋能测绘生产的机制与路径;然后介绍了其今后一段时间的主要发展方向以及推进路径。

 


主讲人:李志林

个人简介:李志林,西南交通大学深圳研究院院长、高铁运营安全空间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国家特聘专家、杰青(B类)、博士生导师。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测绘)学科评议组成员、国际地图制图协会副主席、中国测绘学会名誉副理事长。

他长期从事地图学理论、空间信息系统、遥感信息提取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香港基金等20多个课题。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排名第二)、测绘科学技术奖(一等,排名第一),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的 Schwidfsky奖和 Gino Cassinis 奖。出版英文专著2部、中文1部,发表期刊文章240多篇(SCI/SSCI 检索150多篇)

报告名称:地图科学理论的数学化

报告摘要:数学化是近代科学发展的主导因素,各个学科,如物理学、地球科学、经济学等等,都在数学化,因为自然服从数学原理、数学原理是自然界的真实原理 (柏拉图),大自然这部书是由数学文字写成的(培根),科学归根结底是数学 (笛卡尔)。地图学也在数学化。本报告对地图学主要理论(地图投影学、符号学、综合理论、信息传输理论、感知理论等)的数学化进展作了系统的回顾,对遇到的问题作了系统的阐述,对解决的途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地图学理论的数学化是大数据时代的必经之路,因为没有数学化就没有第三、第四研究模式。



主讲人:吴亮 

个人简介:吴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武汉中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国土资源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软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理事。

长期从事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理论研究和地理空间信息平台的产业化工作。主持研制了融合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MapGIS全空间智能GIS平台,为地理空间信息领域在各行业及其应用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近年来,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30余项,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36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等科技奖励。

报告名称:自主可控地理信息平台技术创新实践

报告摘要:GIS基础软件是地理信息产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是国家信息安全的重要保障。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国产GIS软件成功应用于国家、省市重大工程项目,技术工程能力与国外GIS软件并驾齐驱,各有所长。我国GIS软件创新能力和关键核心技术仍需加大投入、持续攻关。本报告在分析国际国内GIS软件发展的基础上,结合国家重大战领略实施等需求,从面向实体的全空间数据模型、全时空对象分析体系和高安全的软件体系架构等方面阐述自主可控地理信息平台软件的技术创新,并通过融合创新产品、先进技术、产业生态、行业应用等资源,不断推进国产化自主可控地理信息软件平台发展,以支撑国家战略发展为目标,为推动国内GIS产业的生态融合和高质量发展创势聚力。


 

主讲人:刘文杰

个人简介:刘文杰,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图北斗公司副总经理兼总编辑,自然资源部青年科技创新人才。主要从事地理信息可视化应用,地图产品编制出版等方面的工作,参与了《全球地图数据库建设和数字地图出版与应用》、《“一带一路”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应用》等大型项目,主编出版了《“一带一路”全景地图》等畅销地图,责编出版了《世界地图集》(八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图集》(八开本)等精品地图。

报告名称:《世界地图集》库图一体化编研

报告摘要:大型世界地图集的编纂出版体现一个国家对国际事务的关注和参与程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水平。编制出版反映我国外交立场,代表我国地图出版水平的世界大地图集是地图出版人的职责和使命。报告从《世界地图集》的整体设计、编制技术、出版形态等方面进行研究,提供了大型世界地图集的编制出版方案。



主讲人:钱海忠

个人简介:钱海忠,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博士后,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访问学者。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军队拔尖人才,河南省杰青,国家级教学团队主要成员,全国高校GIS创新人物。主要从事地理空间数据智能处理、自动综合、自动更新与应急制图保障等方面工作。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973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被SCI、EI收录40余篇),出版专著5部。

报告名称:对制图综合智能化发展的认识

报告摘要:制图综合自从1921年提出以来,历经定性描述、定量描述、制图模型、专家系统、过程控制到智能化的发展历程。当前人工智能再次兴起,进一步推动了制图综合的自动化发展。制图综合是地图重构世界的主要工具与思维模型,是地图学中最重要的科学问题,这个问题既年轻但一直没有得到完全认知与圆满解决,需要在智能化发展浪潮中定位和突破。本报告将对此展开探讨,分析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机遇和应对的挑战。



主讲人:任福

个人简介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地理信息与地图科学系主任。长期从事地图学理论探索、在线动态专题地图系统研发、智能制图技术体系研究和行业专题地图服务等方向的研究。先后曾获得中国测绘学会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和二等奖4项,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等,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担任多个学术期刊的评审专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和主持编制完成2020版《深圳市地图集》。2019年起担任中国地理学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报告名称:泛地图与智能制图

报告摘要:泛在测绘和泛地图的发展,本质上是人类“数”和“图”两种思维方式在智能时代的演化。大数据催生的化“数”为“据”的思考方式导致各类数据可视化技术井喷式发展,地图在其中被广泛使用却作用被严重低估。随着伴生人工智能发展而兴盛的各种“图”思考方式的兴起,例如图模型、图数据库、图神经网络、图分析、知识图谱等,地图学逐步开始回归到人类方法论的本位。

随着“全空间”、“全信息”、“全媒体”、“全周期”和“全业务”等信息化新需求的提出,智能制图将使地图的科学性、技术性、文化性、设计性、传媒性和产业性等六个领域的力量深度融合。报告从研发在线动态专题制图平台、拓展跨媒体的行业专题地图服务、探索地图制图学的人工智能途径和思考地图学未来三个发展走向等方面探索,提出构建地图领域知识图谱等,赋能制图从数据驱动到知识驱动。


主讲人:谢欢 

个人简介谢欢,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卫星与空间激光数据处理和应用、地理空间数据质量抽样方法等研究。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出版专著1部,在测绘遥感领域发表SCI期刊论文60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奖励5项。还获得了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

报告名称:时序地理信息数据产品的空间抽样和验证方法研究

报告摘要:准确评估多时相地理信息数据产品质量对于获取全球变化信息至关重要。本研究针对多时相数据产品的抽样方法展开研究,充分考虑多时相数据的时空特征,建立时空抽样方法。采用统计模型计算最优样本量。基于目标函数确定分层样本量并采用局部枢轴法布设样本。所提出方法验证2000年至2010年间的多时序全球不透水土地覆盖图的精度。

 

0.13225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