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会议程 分论坛十六

分论坛十六:地球空间信息技术与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保护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27日 来源:中国测绘学会


分会场:地球空间信息技术与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保护

承办单位:中国测绘学会矿山测量专业委员会

主持人:汪云甲 中国矿业大学教授,中国测绘学会矿山测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时   间:2021年10 月 19日 下午14:00-17:30

地   点:青岛世界博览城国际会议中心 302会议室 


主持人:汪云甲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职务/职称:中国矿业大学教授,中国测绘学会矿山测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主讲人:吴立新

个人简介: 吴立新, 博士,中南大学教授,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空间信息理论与方法、灾害遥感与空天地协同观测研究。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八届测绘学科评议组成员兼召集人,联合国减灾署全球风险评估框架专家组成员,GEO基础设施局成员、能源-环境工作组副组长,ISPRS大气环境遥感工作组主席,ISDE中国国家委员会委员;兼任Geomatics Natural Hazards and Risk副主编、《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主编、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理论与方法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震学会空间对地观测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矿山信息化智能化专委会副主任、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模型与地理信息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Email: wulx66@csu.edu.cn 

报告名称: 揭开遥感-岩石力学若干基本问题的面纱

报告摘要:遥感-岩石力学研究岩石受力辐射变化规律及其破裂与灾变前兆,为地应力场变化反演、地震遥感、地灾监测、工程减灾等提供理论依据和关键信息。经过20多年发展,遥感-岩石力学的基础实验研究历经立式加载红外观测、水平加载微波观测研究模式,揭示了岩石受力破裂过程中红外及微波辐射变化的基本规律与前兆特征。但是,遥感-岩石力学若干基本问题尚被一层面纱遮掩,包括:红外及微波辐射亮温变化的物理机制、亮温变化的核心因素、基于亮温变化的应力状态反演模型、岩石破裂态势的遥感估计方法等。近年,中南大学、东北大学、华北科技大学紧密合作,通过对第一代、第二代遥感-岩石力学实验系统的升级改造,以及第三代遥感-岩石力学实验系统——水平加载物理观测系统的自主研制,开展了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多物理量观测实验。研究成果揭示了岩石受力破裂过程中的红外光谱变化的频谱选择性特征、红外亮温增大的第三机制、微波亮温变化的矿物颗粒轴向效应、微波亮温增大的介电响应机制、岩石受力的半导体电池效应,揭开了遥感-岩石力学神秘的面纱,夯实遥感-岩石力学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方法,并在地震微波遥感、矿爆红外监测中得到验证与应用。


主讲人:高井祥

个人简介:高井祥,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获夏坚白测绘事业创业与科技创新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现任中国矿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测绘学会测绘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测绘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智能测绘、岩层地表移动变形监测与分析、GNSS技术应用、智慧矿山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12项。出版专著4部,教材6部,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带领的教学团队入选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

报告名称:煤矿区地表构(建)筑物形变信息协同感知技术及应用

报告摘要:随着开采范围和开采强度、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对煤矿区构建筑物造成破坏,迫切需要构建矿区构筑物智能建设及全生命周期智能检测控制体系。水准、全站仪、三维激光技术在形变监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存在精度低、监测频率受限和强度大等问题。近些年来,GNSS技术是高精度定位的核心技术之一,但GNSS易失锁、采样率受限的缺点使其不能保证其有效监测,而融合以惯性作为代表的多源传感器,通过系统融合可大幅提高定位可靠性。尽管已经存在大量的组合定位系统,但针对矿区构建筑物形变监测应用,高精度的观测信息融合定位存在若干关键技术需要突破,而且市场上几乎没有成熟的软硬件产品。因此,构建多源协同感知定位技术体系,研发矿区典型构建筑物监测软硬系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现实意义。


主讲人:赖百炼

个人简介: 赖百炼,江西宁都人,工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测绘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入选国家科技部科技专家库,长安大学研究生校外导师。现任中国煤炭地质总局航测遥感局党委书记、局长。

兼任中国测绘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副会长等,先后荣获陕西省改革开放40周年杰出人物、全国优秀诚信企业家、全国煤炭行业优秀地勘单位负责人等。从事测绘地理信息领域35年,先后参与完成巴西国土整治航测工程、香港东西部铁路、乌奎高速等国际国内重大项目工程,主持完成30余项国家级测绘地理信息关键技术研究,荣获多项中国测绘科技进步奖、国家优秀工程奖,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20余篇。

报告名称: “大数据+5G+AI”的创新实践

报告摘要: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新基建”的加速推进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能,也成为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中国煤炭地质总局航测遥感局抢抓“新基建”机遇,依托深厚的历史积累和全产业链数据整合优势,着力挖掘地理空间数据价值,积极推动。本报告结合中国煤炭地质总局航测遥感局在大数据、5G、AI与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有机融合等方面做出的创新实践进行分享交流,旨在抛砖引玉,携手行业单位,共同为国家大数据战略和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发展贡献坚实力量。


主讲人:姜岩

个人简介:姜岩,男,博士,山东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测绘学会矿山测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煤炭学会矿山测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煤炭学会矿山开采损害技术鉴定委员会委员,德国洪堡学者(Alexander von Humboldt Foundation)。

报告名称:地下煤炭开采对湖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报告摘要:在河流与海洋下赋存大量的煤炭资源,水体下采矿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长久以来,在采矿过程中所有的技术措施都是为了保护矿井自身安全,人们几乎没有考虑到开采下沉对水域生态环境的非污染性损害影响(Non-polluting damage),在大型水体下开采这种损害影响被掩盖。本文以中型水库下煤炭开采为例,基于Landsat对水库水域面积变化的监测与开采下沉盆地体积计算,研究地下开采对水库生态环境的损害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库下大规模的开采,能够改变了水库库底部的原始地形,形成新的容量巨大积水盆地,将导致库区大面积干枯,对水库生态产生非污染性损害影响,而且这种损害是不易修复,甚至是不可逆转的,特别是对中小型水库,这种损害更加严重。为了保护水库的生态环境,实现人要发展、鱼要生存,动植物要栖息地,有必要根据开采影响程度限定开采范围或对开采下沉进行控制。


主讲人:车德福

个人简介: 车德福,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中国测绘学会矿山测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矿山测量委员会委员、辽宁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副理事长,辽宁省学术头雁、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

研究方向包括三维地学建模技术、3S集成技术及软件开发、智慧城市、智慧交通、人工智能与信息快速获取技术、数字矿山理论与关键技术等。主持完成863 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横向课题30余项。突破了多源多功能一体化大数据快速采集及处理技术,攻克了地上下复杂目标一系列几何层面三维重建及空间关系精细表达关键技术难题,系统性解决了行业中数据快速采集入库、精细表达、空间分析及成果输出等一系列难题。发表学术论文 60 余篇,其中三大检索 40 余篇,出版专著 5 部。获省部级科技奖励 6 项(均排名第一)。

报告名称: 现代测绘空间信息技术发展促进传统产业现代化

报告摘要: 随着现代测绘空间信息技术发展,空间信息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分析逐步迈进智能化阶段。结合自己的科研实践,基于测绘科学与技术、计算机技术、高速缓存技术,突破多源多功能一体化空间数据快速采集及处理技术,实现三维重建及智能控制,为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料场、智能制造等研发高效实用的数据采集及处理解决系统,进而阐述现代测绘空间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并对于传统产业现代化进程的起到重要促进做用。


主讲人:秦凯

个人简介: 秦凯,男,中共党员,1981年生于山西长治,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教授、博导,江苏省煤基温室气体减排与资源化利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矿业大学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负责人,主要从事大气环境遥感与碳减排。曾在德国宇航中心遥感技术研究所、香港理工大学访问学习。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中国工程院院地合作重大咨询研究课题1项。兼任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大气环境遥感工作组秘书、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数字能源专业委员会秘书长、《Remote Sensing》编辑、《遥感学报》编委、《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编委,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SCI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1部,获测绘科学与技术奖二等奖1项。

报告名称: 卫星遥感监测煤炭消费二氧化碳与煤矿区甲烷排放

报告摘要:本报告将介绍一种基于卫星观测大气成分浓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自上而下计算方法,主要应用于电厂、钢铁、焦化、煤化工等化石能源行业的碳减排监测与评价。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存在为长寿命气体,导致难以根据其浓度推断出其排放量。立足电厂、钢铁、焦化、煤化工等化石能源行业同时排放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及一氧化碳的基础,首先使用卫星观测的氮氧化物及一氧化碳浓度与气象数据计算得到两种大气成分的散度;然后,基于自下而上排放清单的先验数据分别构建出基于氮氧化物及一氧化碳浓度计算各自排放量的逆模型;进一步,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求解逆模型的系数,代入相应数据计算出两者的排放量;最后,根据自下而上排放清单所获得的不同化石能源、不同燃烧条件的氮氧化物及一氧化碳排放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定量关系,分别计算出两种二氧化碳排放量,互相补充取优,得到最终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此外,本报告将梳理基于卫星遥感观测开展甲烷排放量计算的方法,并介绍课题组在山西煤矿区开展的甲烷排放卫星地面协同观测实验。


主讲人:杨泽发

个人简介:杨泽发,中南大学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南大学测绘与遥感科学系副主任。中国煤炭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煤炭学会矿山测量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矿山信息化智能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中英文版)和《金属矿山》首届青年编委。

主要从事InSAR、变形监测、矿山遥感与地质灾害防控等领域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湖南省教育厅创新平台基金项目各1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JCR一区SCI论文17篇,包括遥感领域权威期刊IEEE TGRS 6篇、国际大地测量学会会刊JoG 3篇,H指数11。以第一或第二发明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9项(6项已授权)。荣获2017年中国国际矿山测量青年论坛一等奖、2020年湖南省优秀博士论文、“易智瑞”杯《测绘学报》2021年度优秀论文等奖励。

报告名称:InSAR矿山三维形变监测与参数反演

报告摘要: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因其大范围、高空间分辨率的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于矿山形变监测。然而,受雷达传感器斜视成像的影响,InSAR仅能监测视线方向的一维形变分量,难以反映地表真实的变形过程。为此,如何利用InSAR一维观测值重构矿山三维形变分量,并研究开采沉陷规律和建模是近年来的主要研究热点和难点。本报告拟简述InSAR基本原理及其局限,并结合自己的研究实践,重点介绍InSAR矿山三维形变监测、开采沉陷模型参数反演和三维形变预测方法及其应用。最后,分析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主讲人:汪云甲

个人简介:汪云甲,博士,中国矿业大学二级教授,博导。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全国优秀教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孙越崎科技奖、江苏省“333工程”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获得者。现任自然资源部国土环境与灾害监测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职;兼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测绘学会理事及矿山测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及矿产资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室内导航定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长期从事国土环境及灾害监测、矿山测量、资源环境评价与管理、室内外/井上下无缝定位等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863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5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次,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次,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8次,二等奖16次,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奖3次,中国煤炭工业十大科技成果1次。发表论文300余篇,SCI收录论文4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10部。

报告名称:地下煤火多源遥感监测与评价

报告摘要:地下煤火是指在自然条件下或受人类活动影响,地下煤层或煤层露头与氧气接触后,从低温氧化自燃到剧烈燃烧后形成一定规模,并产生一系列环境、生态影响的煤层燃烧现象。我国是世界上煤自燃灾害最严重的国家,80%的煤层有自燃倾向。地下煤火监测与评价是实现防灭火及生态治理的基础及前提,而遥感监测具有大面积同步全天候监测、时效性强、数据综合性高等特点,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随着航天航空和传感器技术、无人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新一代高空间、高光谱和高时间分辨率遥感数据的不断出现,遥感获取数据及分析处理能力的全面提升,地下煤火多源遥感监测与评价优势及必要性会更加凸现,需解决、探索的问题也随之增多。本报告结合山西马脊梁及新疆阜康、米泉、宝安火区实例,介绍地下煤火多源遥感监测与评价的研究成果,包括基于天空地遥感信息的山西马脊梁煤火监测与评价、基于热红外与INSAR信息的新疆阜康煤火监测与评价、基于热异常、NDVI、沉降遥感信息的新疆米泉火区监测与评价、基于无人机热红外遥感的新疆宝安煤火监测与评价等。


0.139321s